浏览量:
得了白内障要换人工晶体,这事儿听起来简单,可到医院一问直接懵圈:单焦点的、多焦点的、三焦点的、非球面的...光是这些眼科名词就能把人绕晕。今天咱们就聊聊白内障晶体怎么选,把人工晶体选择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手把手教你怎么避开选择误区。
咱们眼睛的晶状体原本是透明的"镜头",白内障就是这镜头变浑浊了。手术就是把坏掉的镜头换成人工晶体(植入式隐形眼镜)。
重点来了:人工晶体是要跟你一辈子的,所以选对白内障晶体直接关系到术后几十年能不能看得清!
这种晶体就跟老花镜似的,只能看清一个距离。选看远的术后要戴老花镜看手机,选看近的出门得戴近视镜。
但胜在价格亲民(一般3千-8千),适合要求不高或预算有限的老人。
相当于给眼睛装了个"变焦镜头",看远看近都不用戴眼镜。但有两个坑要注意:
①晚上可能有光晕
②对眼底条件要求高。适合经常看书看手机又不想戴眼镜的人,价格在1万-2万之间。
目前更新的类型,看远(开车)、看中(打麻将)、看近(玩手机)都能兼顾。
但价格直接翻倍(2万起),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适合对生活质量要求高的朋友。
自带矫正散光功能,特别适合术前散光超过200度的患者。
这种晶体需要医生更准的计算,装的时候还要调整角度,选择这类要认准有经验的医生。
从三千块的医疗保险晶体到三四万的高端晶体,价格差着十倍呢!
记住原则:在预算范围内选适合的。
退休金不多的选单焦点,经常跳广场舞的考虑双焦点,要接送孙子的可以上三焦点。
天天要看书看报的,选个看近的就行;经常开车遛弯的必须确保看远清楚;手机不离手的重点考虑中近距离视力。
拿不准就把日常活动列个清单给医生看。
就像手机装APP要看内存够不够,装高端晶体也得看眼底条件。
有黄斑病变、青光眼的可能用不了多焦点,这时候医生让选单焦点千万别硬扛。
再好的晶体遇上手生的医生也白搭!重点看医生做过多少例同类手术,
建议选专门做白内障的医师,别迷信"有名的医生"头衔。
装了上万块的晶体更要好好保养:术后三个月别揉眼,出门戴墨镜防紫外线,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
记住:好晶体+好习惯=好视力。
现在国产晶体质量完全不输进口货,像"普诺明"等品牌性价比高。关键看有没有通过我国药监局认证,别被"洋品牌"噱头忽悠多花钱。
装了三焦点晶体还想戴美瞳?赶紧打住!
任何接触镜都可能影响晶体位置,实在要美建议选带度数的太阳镜。
人工晶体不会复发白内障,但可能出现后囊浑浊(俗称"二次白内障"),打个激光五分钟就能解决,千万别被无良机构忽悠再做手术。
划重点:选人工晶体要看需求、看预算、看身体条件,没有更好的只有更适合的。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功课,带着问题清单去找医生,千万别当"甩手掌柜"。
记住,正确的白内障晶体选择,就是给自己后半辈子买份视觉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