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
2024年9月7日的时候,在上海联合举办了各地学者和科研的机构共同参加的论坛活动,一起合作创新进行交流,“仿生眼球”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么跟我一起来看看仿生眼球新消息吧!
论坛活动在展示创新项目的时候“3D仿生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这么小的一个面积上,集成了数十亿个纳米柱的感光单元,它的成像原理和我们的人眼非常接近,它的成像非常逼真和清晰的。
香港博士生丁宇宬说,他们2020年在期刊《自然》上,发表了3D仿生眼技术,是基于光电纳米线阵列工作来模仿人眼,从而来实现高精度成像。
它不仅可以用在智能设备上面,作为一个成像单元,还可以用在视障患者的视觉重建领域,来帮助他们重获光明。
3D仿生眼技术也称为视觉假体,它是一种通过手术的形式来植入眼睛的电子植入物,可以帮助提高光敏感度。
它的原理是:通过各种微型传感器来创建图像,这些微型传感器模拟了眼球的光检测感光细胞。而传感器被包装成铝膜和钨膜,形成一个直径超过2cm的半球形,模仿人类视网膜。
仿生眼大小与人眼相当,仿生眼结构也与人眼高度相似,当对单个纳米线进行电寻址时,具有实现高成像分辨率的潜力。
图像通过大量微小的传感器转换,传感器位于由铝和钨制成的模仿人类视网膜的半球形膜中,在理论上可超过人眼的高分辨率成像。
这种人工视网膜对于可见光谱内所有频率光都敏感,同时它在接受光刺激后的短短19.2毫秒内作出响应,然后在23.9毫秒内复原无效状态,比人眼视网膜中感光细胞40-150毫秒的响应和复原时间要短许多。
这项技术如果投入广泛应用的,可以帮助盲人/眼疾患者提高个人的视力,帮助视障患者重见光明。
目前人造眼球尚未实现,目前一些仿生眼技术正在研发中,帮助取代失明人士的受损视网膜,不过相信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会实现这一目标,帮助失明人士带来希望,我们敬请期待吧!
具有一定的复原视力能力,但是成效和适用的范围优先,它是通过电子设备与人体神经系统的连接,帮助部分失明患者复原视力的一种技术手段。目前仍需大量研究和临床试验来进一步提升这一技术的有效性和普及性。